警钟长鸣 安全常伴

记得朱自清在散文《匆匆》里这样写道:“燕子去了,有再来的时候,杨柳枯了,有再青的时候,桃花谢了,有再开的时候。”然而在这里我要问大家的问题是:一个人的生命呢?是否也像《匆匆》里描写的那样去而复返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我们都知道,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,就这一次的生命,我们有何理由不好好的珍惜关爱、平安幸福呢?

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,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一直备受重视。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,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。从最初的简陋设备、恶劣的工作环境,到现代的高科技、严格的安全制度,煤矿安全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。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,我们经历了许多安全生产事故。

我想,每一个生命在离世时都是不舍的,不舍得这亲情、友情和爱情,每一起安全事故中,矿工的灵魂在告别时都是流着泪在远行。

安全生产事故,让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。他们有的正值青春年华,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和未来;有的正值壮年,家庭美满子孝妻贤;有的即将退休,就要享受儿孙绕膝的晚年之乐,就是这无情的事故让一切化为乌有。你可看见,白发的母亲扶儿尸身昏厥于地的凄惨;你可看见,温贤的妻子抱夫遗体悲痛欲绝的凄婉;你有可曾听见孩童那稚嫩的声音,一声声呼喊,可却再也唤不醒那一向疼他宠她的父亲能睁开双眼。滴滴血泪,生生泣诉,谁能无动于衷。麻痹的思想、淡薄的安全意识,最终导致了撕心裂肺的悲戚和无可反悔的领悟。

一次次的事故,留下的应该是反思!应该是反思后的检讨!更应该是为了不再让悲剧重演——警钟长鸣,是对那些永远静默于黑暗中的生命最起码的尊重!

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血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,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,一刻也不能麻痹。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曾经统计数十万起事故,提出了300:29:1的法则,也就是著名的“海因里希安全法则”: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定有29件“轻度”的事故,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,而可怕的是人们对潜在性事故隐患毫无觉察,或是麻木不仁,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。隐患险于虎,它就在某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窥视着我们,一旦我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交叉到一个点上的时候,它就会扑向我们,吞噬生命。

生命只有一次,失去了就不复存在,血与泪的教训已一次次敲响了安全的警钟!亲爱的工友们:不要再用生命的躯体去抗击无情的危险,不要让心爱的岗位成为惨痛的记忆!在一行行用血泪书写的安全史上,我们要彻底警醒!安全工作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

“安全责任大如天,一丝不苟保平安。”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,发展是安全的保障。忆百年矿山,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,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警钟长鸣,安全常伴,为实现矿山安全发展、共创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