牵挂

初春的北国像块半融的琥珀,仍有些寒意在楼宇间游弋。我正凝视着对面楼顶的冰溜被阳光晒化滴落,忽然手机弹出一条推送:北京今日停暖。于是,我给在京读书的孩子发去消息,叮嘱他:“停暖多穿衣,不要冻到。”孩子马上回复:“暖气停了,不冷,北京挺暖和的。”我想起那句话:有一种冷,是妈妈觉得你冷。我莞尔一笑,你走得再远,也走不出我对你的牵挂。

北京,那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,于我而言,是一张交织着繁华与温情的网。因为孩子在北京读书,从此,这座城便有了让我魂牵梦萦的许多个理由。想起那年我送孩子到北京读书,正值炽热的八月,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,将整座城市烤得滚烫。街头巷尾弥漫着热浪,我们顶着烈日一起穿梭在繁华的街道,高楼大厦鳞次栉比,车水马龙间感受都市的蓬勃生机。

我们一起来到了宽阔美丽的校园,整齐的教学楼,精致的菏花池,规范的操场,热情的学长,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青春的气息,处处都让我们新奇喜悦。 

我们走进故宫,看到红墙黄瓦在烈日下闪耀着历史的光芒。每一块砖石,每一道梁枋,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满是好奇与惊叹的我们,在古老的宫殿间穿行,探寻着岁月留下的秘密。

我们还去了孩子最喜欢的博物馆,那是探索过去的知识宝库。每到一座城市,我们都要去博物馆找寻盛满这座城市历史记忆的宝库。在历史的长河中畅游,从古老的文物中感受岁月的沉淀。认真地品读每一件展品,在那里时间仿佛静止,过去时空与现在时空似乎交融在一起,知识的魅力在空气中流淌,我们认真地听讲解员一一解密。

我喜欢穿梭在北京的老胡同里,斑驳的墙壁、错落的四合院、狭长的胡同,处处藏着老北京的故事和韵味。漫步其中,感受着那份独特的宁静与古朴。偶尔远处传来的几声京腔,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。

后海的傍晚,微风轻拂,湖面上波光粼粼。岸边垂柳依依,与远处的城市灯火相映成趣,游船拖着霓虹的尾巴划破墨色的水面惊起涟漪。后海的小酒馆里,艺人们的曲和歌此起彼伏,时不时传入耳中的掌声与笑声在晚风中回荡。

北京的美食,是味蕾的盛宴。豌豆黄细腻香甜,入口即化,仿佛将老北京的温婉融入其中。涮羊肉热气腾腾,鲜嫩的羊肉在铜锅中翻滚,蘸上麻酱,那浓郁的香味令人陶醉。北京烤鸭更是诱人,金黄酥脆的外皮,鲜嫩多汁的鸭肉,我喜欢吃上一口香酥的鸭皮蘸白砂糖,孩子喜欢薄饼卷鸭肉醮甜面酱,味道都非常香美,每一口都是对北京味道的极致诠释。

此刻,孩子仍旧在北京继续着他的学业,我在北方的家乡努力工作,认真生活。孩子虽已在外就读数年,有时我依然会思念他,思念那座繁华与宁静共存的城市。思念北京的街景,思念我们一起走过的路。每当想起北京,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,那是对孩子深深的牵挂,也是对这座城市的眷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