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在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理念引领下,富力煤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,在生态保护与企业发展间寻求平衡,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。
规划引领,构建绿色发展格局。富力煤矿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,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。成立了绿色矿山建设领导小组,依据国家相关要求,从全矿角度制定科学规划,统筹项目建设。同时,结合公司整体规划与生产布局,加大环保资金投入。通过合理规划,实现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以及企业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,为矿山平稳、有序、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科技驱动,突破开采技术难关。面对采煤工作面倾角大、煤体松软、煤层易燃等复杂地质条件,富力煤矿积极开展技术攻关。成立了综放开采技术及装备选型方案课题研究小组,与技术厂方合作,经反复论证,制定出适用于自身地质条件的综采放顶煤技术及装备选型应用方案,开发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,实现安全高效、高回收率开采。同时,大力推进无人值守技术,钢带机、主运皮带系统、地面供水泵房等无人值守系统陆续投入运行,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,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综合利用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。富力煤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,严格遵循“贫富兼采、难易兼采、厚薄兼采、大小兼采”的原则,精心选择合理的采煤工艺,全方位强化资源节约意识。对于共生或伴生资源,进行深度综合开发,做到物尽其用。同时,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、瓦斯、矸石等废弃物以及废旧物资进行高效回收利用。多年来,通过有力措施,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成效显著,不仅缓解了资源短缺,减少环境污染,还提升经济效益,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节能减排,探索绿色转型新路。这个矿针对老、旧、杂及高耗能设备,结合实际生产需求,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和技术改造,从源头上杜绝跑、冒、滴、漏等能源浪费现象。同时,将煤炭生产、电力、水、汽油、柴油等能耗指标纳入年度经营目标考核体系,形成常态化制度。通过这种方式,充分调动了全体职工的节能减排积极性,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步入良性循环,助力绿色矿山建设。
修旧利废,厚植绿色发展根基。这个矿牢固树立“过苦日子”思想,将节支降耗、修旧利废工作视为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。在日常生产中,注重提高设备使用效率,通过定期维护保养、优化操作流程等方式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减少设备损耗。同时,大力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工作,设立专门的回收站点,对废旧钢材、电缆、设备零部件等进行分类回收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回收的废旧物资进行评估和修复,将可利用的部分重新加工制作成生产所需的工具和配件。例如,将废旧钢材切割焊接成井下支护用的锚杆,把废弃电缆重新剥皮整理后用于临时用电线路。通过这些举措,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,还向广大职工传递了节能降碳的理念。如今,修旧利废已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,在全矿形成了人人参与、人人践行绿色发展的新风气。
低碳治理,打造绿色宜居矿区。富力煤矿充分认识到干部职工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,全面动员、广泛发动,深入开展绿色低碳、节能减排工作。在噪声治理方面,投入资金更新矿井南北主扇、压风机和井下局部风机等设备,并在关键部位增设消音壁和空气墙,有效降低了噪声排放,为职工创造了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。在矿井水利用上,投资建成净化水厂,实现矿井水全部净化并用于井下多种作业,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。在矿区绿化方面,成立专门的绿化领导小组,精心组织大规模的绿化会战,植树造林、种植花草,改善矿区环境,彻底改变脏乱差局面。
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,富力煤矿将继续砥砺前行,一方面,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探索更多绿色开采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方法,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降低环境污染。另一方面,积极响应国家“双碳”目标,推动企业向智能化、绿色化、低碳化方向转型升级,以实际行动续写绿色矿山建设的新篇章。